医院新闻
Hospital News建立屈光发育档案,有效防控青少年儿童近视!
近视已成为了中国的"国病",近视率位居世界首位;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,迫在眉睫。由最高政府批示、八部委联发的《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》中明确规定:要定期开展视力监测;小学要接收医疗卫生机构转来的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,确保一人一档,并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。
那么问题来了:
你家孩子的屈光发育档案,建立了吗?
儿童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,也是近视发生的高危时期,然而家长往往存在对近视的错误认知,认为近视眼一旦戴镜后近视度数就会越来越深,度数升高是戴镜造成的,从而拒绝配镜或佩戴度数欠矫或不坚持戴镜。
临床上儿童首次验光发现近视在-6.00(600度)以上的高度近视并不少见,99%的家长不知道孩子高度近视是家长拖出来的。
给儿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则是最好的近视预警方法。通过连续跟踪、检查儿童眼球和身体的发育情况,与同龄儿童正常值对比,当相关的检查指标异常时,能及时发现,引起家长重视,采取相应措施,排查假性近视,避免或延后近视的发生;对已近视的儿童则采取措施减缓近视发展,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。


一、及早发现屈光异常,如高度远视、近视、散光、弱视等。
二、及早发现孩子是否有眼疾。需检查眼位(确定有无斜视),晶状体(确定有无先天性白内障)及眼底(确定有无先天性青光眼或其他眼底病变)等情况,相当于给婴幼儿的眼睛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格检查。
三、在视力正常的儿童中,筛选出近视眼“胚子”,做到早干预,这是建立屈光发育档案的最主要目的。


建立儿童眼健康发育档案的主要对象是3-12岁的儿童,可以从儿童进入托儿所开始。眼健康档案主要内容是记录儿童裸眼视力、日常生活视力和较佳矫正视力。通常建议在孩子寒暑假各进行1次散瞳验光,记录屈光度数。同时测量角膜屈光度、曲率半径、眼轴长度、前房深度、眼压等指数。
视觉中最重要的检测指标便是屈光状态,人眼的屈光状态都是出生时是远视,然后向正视发展,不同年龄有其相对固定的屈光状态,如果发育过快,将来可能出现近视,如果发育过慢,将来可能出现弱视。虽然学校每年都有体检,但缺乏筛查眼病的力度。
温馨提醒
1、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是近视的监控机制,能提前发现屈光异常;
2、建立儿童屈光档案包括:定期散瞳验光、眼轴测量、眼压、角膜曲率;
3、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完全无创、无害、无副作用;
4、建议3岁开始,每半年做一次检查并记录。
不知道作为家长的你,
是否正被近视所困扰着?
你是否忍心让近视所带来的不便发生在孩子身上?
如果说以前不知道如何防控近视,那么从现在开始,从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开始,为孩子的光明未来行动起来吧!

许明林
主任医师、眼科学硕士
擅长:屈光不正矫正、斜弱视的诊断、治疗,角膜塑形镜防控近视
简介:1998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临床专业,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,曾就职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、台湾慈济医院、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多家医院。对屈光不正、斜弱视的诊断、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及较深的造诣,发表国家级、省级论文多篇,尤其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方面具有独特之处。

主任医师
擅长:斜视、弱视、小儿眼病及屈光疾病的诊治
简介:1961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,毕业后一直从事眼科专业,对眼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治有深厚的造诣和丰富的经验。《屈光参差与立体视的研究》入编《眼科学术研究》;《250例斜视手术治疗及术后疗效观察》参加全国斜视及小儿眼科大会交流。